透过“性别镜头”看女性的成长过程

2016-05-28 00:28:11554

家庭、学校、大众文化及传媒,在女性成长过程中扮演了甚么角色?性别镜头又有甚么影响?
 
男女有别是有先天生理的基础,但我们所观察到之间的差异,大部分并非由于先天生理的因素,而是源于社会建构(Social Construction),是社会环境根据性别来界定人的角色、行为、机会、和地位。女性的成长过程亦是受到社会文化中的「性别镜头」所限制。
 
从「性别镜头」所看到的妇是一些典型的女性形象,如传统规范中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、较现代化的内外兼顾的女强人,这些性别定型亦蕴藏着对女性的态度和价值观,如重男轻女、男尊女卑的观念。而影响女性社教化过程的主要人物和环境──家庭、学校、大众文化及传媒,都是透过这性别镜头去看女性。
 
 
作为社教化的主力之一,父母对性别定型的影响不单只限于直接的教导和奖罚,亦透过许多间接的形式。从心理学研究的综观分析结果显示,父母对男女孩直接表现不同的处理,通常是透过挑选不同玩具或指示男孩女孩应做与不应做某些行为,但这些直接方法对性别角色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局限,反而间接影响的范围更为广泛。这些间接的方法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性别角色模范、对子女及男女性的不态度和价值观念、对子女不同的期望等。他们对子女同样的表现可能作出差异的反应,亦影响子女本身逐渐作出符合父母期望及偏见的表现和自我观。例如有学者在台湾、日本和美国调查幼儿园、小学一年级和五年级男女学生在认知能力、阅读和数学的表现,虽然所得的测验成绩没有显示男女有别,但从小一开始,学生和他们的母亲都偏认为男的数学能力较佳,而女孩的阅读能力较佳。
 
对两性作出分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,在学校和课本同样出现。除了某些课程规定只准男生或女生修读外,大部分对女性的形象的指引,都是来自课本、老师及同学的间接影响。例如中小学课本对女性角色的介绍仍维持传统的角色定型,忽略女性多方面的成就;老师对女生的成就期望较低,较少积极鼓励她们上进,或是引导她们选择「女性化」的科目,形成女生本身对自己的期望和作出的选择,通常符合其他人对女性规划的常模。
 
 
社会常模,是揉合于整体社会文化,特别透过各类大众传媒,巩固了女性角色的定型。不论在电影、电视、广告、杂志、漫画等媒介,所显现的现代女性形像一般趋于简化、性化、商品化,她们的存在许多时是作为性的附属品、猎取的对象。虽然有些包装上是赞女性天生丽质,但实际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,包含了更多负面的意义。
 
从这交互作用模式去看女性形象,可理解为甚么一般人没有留意性别歧视的现象,认为表面上明显或刻意歧视女性的措施、政策、或行为并不算普遍。实际上,贬低女性形象的方式通常是透过间接的途径,但同时亦连贯多重层面,跨越广泛的范围。
 
社会建构所产生的女性形象,随着时代变迁也有转变。例如,政务处于一九九四年完成的大型调查发现,大部分的被访者对子女升学的期望并没有因性别而区分,但被访者本身的父母,就有三成半对女儿升学的期望和支持较低。在时代变迁中,影响女性地位的客观条件通常比主观条件转变得较快,近三十年来女性的教育水平、就业率、健康指标等都有所提高,但对女性主观态度及女性对自己的评价却仍然堕后和偏于负面。不论基层女性或大学女生,对自我评价和自信,通常都比同辈的男性低。同时,一般男性都比女性对男女平等抱较负面的态度,特别是教育水平较低或较年长的男性,对现代女性担当高职或领导地位,尚未能接受。
 
 
社会价值观的转变,必然受到传统惯性观念的抗拒。有些人认为男女天生有别,以鼓吹男女平等或消除性别定型是违反自然定律。但从性别定型的发展过程显示,虽然幼童已能区分男女,但对男女行为和特征的定型,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强化。可见女性形象的形成,是一个社会建构;是透过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接触每一个层面的性别镜头,逐渐去认识和评价女性的形象,和规划男女之的定位。
 
对女性形象的反省,首先是检讨这社会建构中的观念是否合理,是否符合现实,和是否对女性长期的发展有益。影响女性成长过程的社教化人物──家庭、学校、大众文化和传媒,采用的性别镜头是否适当?进一步来看,我们本身对女性形象的观感,是否也须抹拭我们配戴的镜头?
 
 
文/ 张妙清(1879计划网站引用分享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所有独家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)
 
 
 

报名1879计划,请点击我要报名

实时了解1879信息,请关注1879公众号